凝聚各方智慧 共谋教育发展

陈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07-17

【要点】2017年12月26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出席“聚焦2035中国教育”教育现代化智库论坛并发言。他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对国民素质、人才支撑提出新要求;二是不断加速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对教育变革提出新任务;三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教育发展赋予新使命。基于“教育处在长周期的转换之中”的判断,他提出未来教育的三个变化:第一,中国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第二,从低维度教育向高维度教育转变;第三,从标准化教育向灵巧教育转变。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作为会议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本次论坛。特别高兴的是,有很多我的老领导、老同事来到我们的论坛上贡献真知灼见。宏观院是开放的、跨界的、国际化的学术平台,我们非常愿意和华师大一起努力建设好这个平台,也非常希望今天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够更多参与这个平台的建设。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提出很多新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必须不停地思考未来,什么时候我们停止了对未来的思考,我们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想今天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谈一谈我们现在正在思考和实践的几个方面。

首要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以后,对教育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这是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学校现在培养的孩子到2035年和2050年是主力军,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能力素质决定着国家在2035年和2050年的状态。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的30多年时间里,将有6亿多学生进入到国民教育体系,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今天思考教育应该怎么发展,教育应该怎么创新,不光是今天的事情,还是整个国家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特别是进入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创新竞争。过去的发展阶段依靠的是跟随学习,加上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学习曲线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经济发展。到了现在的阶段,我国GDP已经排在在全球第二位,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从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体系、创新体系和社会生态系统去支撑,这是对整个国家来讲,对教育来讲都是深刻的挑战。在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教育部建议中最核心的是,从现在开始我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应该有怎样的战略?这个战略概括为四个字叫“投资于人”,因为人就是最核心的资本。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城市,特别是二线城市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入驻和大学生落户,比如武汉、长沙、西安、青岛、深圳等,因为大家开始认识到,人、人才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从供给侧来讲,则要解决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对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进行系统的梳理。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高等教育,需要向前延伸到零岁,需要对整个教育进行系统性的思考。这是面对的第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个大的挑战是不断加速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宽带和移动互联网,5G和物联网,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整合对于教育的影响有两个两面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从需求层面来看,大规模的改变了整个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特别是人工智能出现以后,大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如何改造?另一方面,从供给层面来看,技术正深刻改变教育和学校底层的架构。今天的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建立在工业化时代的需求和工业化时代的技术之上。当工业化时代的需求发生改变,工业化的技术发生改变,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是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人工智能,已经非常迅速地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今天社会的形态,经济的形态,甚至整个社会时空的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什么是变革最大的力量?社会时空结构变化,包括教育时空结构的变化,是最根本性改变,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这种变革。

第三个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教育是基础。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讲到的许多内容都直接与教育相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固然还体现在物质文化的需求,将更多地体现在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上,社会需求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十九大报告还非常强调人民的幸福感。教育要变成能够赋予人民幸福感,或者赋予人民能够获得幸福能力的教育。我们今天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战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种种思考和结论,都需要回到这个起点,即:什么是人民对教育的需求。

以上我所谈论的三个挑战,都是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维度同时影响教育。我们在研究教育时,既要从供给侧角度来研究,也要从需求的角度研究。

接下来就是,在逐步变革的影响下,未来教育会有什么样的趋势?面向2035年和2050年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对教育自身而言,教育正处在长周期的转换之中。过去70年,中国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普及和规模增大。当我们编制教育的“十三五”规划时,最容易做的事情是确定教育的量化指标,因为今天各类教育都已进入普及阶段。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肯定会超过50%。当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时,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等是核心目标,概括起来就是结构性改革。所以教育三个大周期叠加的冲击,一是教育本身的长周期转变,一是国家发展的变革面临着阶段的转变。

三是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新的阶段。在这中间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从未来教育的角度来讲,可能在三个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到的变化。第一个变化,今天正处在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的前夜。今天的教育的体制制度、学校的制度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对于中国来讲,一百多年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建构教育、学校。但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教育制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从这个道理来讲,它既然不是从来就有,就不会永远存在。是不是已经到了变革的时候,是不是存在巨大变革的可能性?在今天的角度来讲是这样的。因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发生变化,从需求角度来看,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战略双重力量推动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科专业体系结构、人才培养的模式、个人的能力素质都是不一样的。从供给的角度来讲,我们今天的学校为什么是这样的,是因为技术和条件限制决定的,是工业化时代的技术决定了学校的形态和教育的形态。今天已经看到,所有原来决定我们学校形态和教育形态的技术条件现在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构成现有的教育、学校制度的基础已经发生革命性改变。

第二个变化,我们正从低维度的教育向高维度的教育转变。我们原来的教育基本特点是单一主体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办的,是基于四维时空的。今天全球教育变革和我们自身的实践,都是从单主体向多主体,从四维时空向更多维时空的演变。互联网、5G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在不断增加教育的主体和时空纬度。我们讲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也是在增加教育的主体,家庭、社区、校外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都在推进教育的多主体化。多主体、多维带来更复杂的变化,高雅的教育一定会打败低纬度的教育,但高雅的教育也一定意味着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更加考验我们的发展智慧和治理的智慧。

第三个大的变化,就是我们从标准化教育向灵巧教育转变。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条件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主线,使教学课程、资源、场景、流程,评价激励能够因学习者而变。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大数据的发展,没有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做不到因学习者而变的。这标志着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终身化的灵巧教育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新阶段,这需要我们重新定义学习、课程、场景、流程和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要激励和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所有的课程、资源、场景、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而这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不光依赖于学习者的自觉性。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本身是被设计的过程,而这一个设计过程是从零岁就开始的。

第二,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是等价的。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是等价的。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场景、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学习方式本质上是等价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大价值,不是作为技术工具,而是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提供可能,这是技术创新对于教育带来最大的变革所在,也是我们需要深入开拓的地方。我们要在思想和理念上,认识到不同的学习方式是等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新的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这是教育形态、学校形态变革最重要的基础和成果。

最后我还想讲一下我们正推动的工作。一方面,我们以教育现代化监测分析研究为核心,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动力建构。我们国家的发展到今天,一定要有领先世界的成分,同时还有一大片地区是需要带动发展的,这是在整个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关注教育最前沿的改革和创新的领域,我们设计了引领性教育创新工程。第一,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第二,推动建设面向大学,特别是应用型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智慧学习工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把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发布关于深化教育融合的意见,融汇到学校的基础结构的基础单元的变革中。第三,零到十八岁未来学校的建设。为什么要讲零到十八岁?我们建立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帮助实现儿童的成长。当我们研究儿童成长的时候,需要超越现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视野。整个未来中小学的研究计划是关注零到十八岁儿童的成长,成长就是学习,成长就是课程,“成长”这一概念是没有中小学、幼儿园和婴幼儿教育的界限的,是没有校内校外的界限的。我想对未来的思考,是一定要超越现有的教育和学校形态的。

从2018年开始,中心会在北京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进行探索,使我们能够真正在时代变革的前沿应对未来的变化,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朝着2035、2050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共同做一些研究、探讨、实验。谢谢大家!